2019JINGART 艺览北京| 凯撒·贝塞什 B18
展览时间:2019年5月30日-6月2日
展览地点:北京展览馆
展 位:B18 凯撒·贝塞什(亚洲)艺术中心
萨尔瓦多·达利
阴与阳 Yin and yang
羊皮纸 Parchemen
雕刻,石印,丝网+半宝石
Gravure originale, Lithographie, Serigraphie + pierres semi-précieuses
77x57cm
1975
阴阳的基本哲学思想体现在生死轮回之中,这也是达利绘画的标志性主题。他对死亡的恐惧,对消失在虚无中,对被遗忘感到害怕。因此,他对阴阳的描绘类似于永恒的圆。是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艺术是永生的——这两个方面相互协调。
姜吉安
S(2)9x1到V(2.5)9x1
S(2)9x1 to V(2.5)9x1
杜邦纸 DuPont paper
79x56cm
2019
这些艺术作品借用数学和拓扑学的视角展开创作,打开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艺术的逻辑和理性之窗,因此也在中国艺术的视觉疲劳和惰性之外,探索出另一种感受和理解世界的艺术角度。
蒋 志
去来 之2017-07 Going-and-coming 2017-07
油画于聚酯纤维布 Oil on polyester
98x85cm
2017
在《去来》系列中,蒋志使用了《情书》拍摄之后留下的干花,捕捉了它们在旋转圆台上不停运动的一个个时刻,使它们置于动态的、碎片的时空序列中,不停地回旋往还、去而复来。蒋志通过对油画颜料和丝网印刷的渗透性、物质肌理上的试验,将绘画中的双面性、紊乱与和谐、线条与画面以再现和想像的方式融合,以“重现之同”凸显出“重现之异”。艺术家重新赋予这些干花以生命,提供了一种感知生命复合状态的有效路径。同时蒋志在油画中巧妙融合了摄影和丝网工艺,进行图像的跨媒介以及物质机理上的实验,进一步探索和宣示了绘画的开放性。
徐 累
风声Sound of the Wind
数码版画 Digital print
52x160cm
2011
马,是徐累绘画创作的重要母题。有别于人们通常所知的身处自然的马,徐累画笔下的马,是在房间里面游荡,有象征,也有隐喻。对徐累而言,画中的马跟潜意识有关,比如说象征着色情、性,一种被规制的、被束缚的情绪。
徐小鼎
剩余价值No.5 The Surplus Value No.5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100x120cm
2019
作品灵感来源于对于货币的图像观察和研究。世界各地的货币设计和视觉呈现方式大致相同,基本是由重要人物、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纹饰和货币基本要素(面值、防伪、盲文和水印等等)组成可以说,货币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环境等多方位的视觉呈现。
货币在不同的人那里有不一样的意义,对于政治家来说,货币意味着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学家来说,货币意味着经济基础,对于社会学家来说,货币意味着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而对于以视觉图像为实践和研究对象的艺术家来说,货币视觉图像背后所传达的观念和意义,是我创作此系列作品的原因,也是货币之于我的除了支付功能以外的“剩余价值”。
马灵丽
十 Cross
绢本绘画装置 Painted installation on silk
160x70cm
2017
拼贴的手法回应了中国传统画家对山水的描绘方式,层叠中的余地则交给了光阴, 光线透射赋予了这些图像之间的暖昧关联,情绪躲藏在阴影中忽闪忽现。绘画在此刻成为物料的积累,只是物料不再是现成品,物料的形成需要马灵丽以感性为舵,以诗性进退。绘画这件事成为了前提,就像是把从混沌中网罗来的视觉颗粒磨进颜料中使之变得芬芳细腻,以感官收纳进来的所有关于时空的知觉,都成为绘画,而绘画不是终点,是一个准备,随后她会带着这些进入另一个维度的工作--打造虚空。
肖 旭
灵兽与网之七 Spirit Beast and Net No.7
纸本水墨 Ink on paper
69x125cm
2010
“铁网”在肖旭早期的作品中十分常见,这是一种概念性的、异域性的物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象征着矛盾与阻碍——隔空相望却难以触及,仿佛是一种古老而又现实的寓言,在诉说着他内心的疑虑和挣扎。这种挣扎来源于先前的学习经历,早年受到的教育使他在理解传统文化时产生了隔阂之感。通过“网”这种有寓意的实验,肖旭对于之后的创作方向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开始探寻物象的表面之下最根本的东西。“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传统绘画本身的特点是什么,该怎么做选择,该留下些什么。”
伊达尔·尤索泼夫
工作间的裸女Ⅰ Nude in WorkplaceⅠ
合成材料 Synthetic Material
15x22cm
2007
尤索波夫作品的色彩和形式结构如克林姆特般恣肆而丰富,如夏加尔般奇妙而轻盈,而他笔下嬉戏的宇宙所展现的集体意识则让我们想起了布鲁盖尔的人文主义。
尤索波夫追随着自由的笔触,而不显得被技巧驱使;看似偶然的一笔强调了人物之间游戏般的疏离。这一点在人物众多的图画中尤为明显,虽然观众可以看出其有机的统一性,却仿佛置身迷宫,必须动用其辩证思考。
让·米奥特
争论 Controversy
丙烯 Propylene
81x65cm
2007
作品极富感染力,不论是从色彩的选择,颜色的对比,画面风格,还是创作的流畅,均呈现神奇的活力。喷涌的激情使画风更不拘一格。他把画布当作记忆,线条与色彩在其中舞蹈,优雅而抒情。所有的作品都指向人类生存的痛苦与欢乐。
更多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的公众号